找到相关内容4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拨开迷雾

      为了验证无生自性,我们必须溯源而上,认清我们意念的源头。要不然,一个念头会带出第二个念头,第二个会带出第三个,永无止尽。我们经常被过去的回忆所骚扰,被未来的期望所牵引,当下却毫无醒觉。   是我们的心,引领我们进入娑婆的迷途。对心真实的本性盲目,紧紧抓住自我本性所幻化出来的意念,以至觉性被固化成像是“我”和“他”、“可欲”和“可恶”,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概念。这就是我们创造娑婆世界的...

    顶果钦哲仁波切

    |顶果钦哲仁波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2220116543.html
  • 法门寺佛学院同学观看学诚大和尚的开示《欲乐与法乐的省思》收获显著

    。对佛法现实永久究竟的快乐,来靠我们自己来充实。佛和世家圣贤都告诉我们:欲乐对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危害。我们要好好加以疏导,走出迷途。靠佛法,靠善法,就能够跨越欲望的鸿沟、深坑。”  人生难免有挫折、失败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学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2/0850347073.html
  • 问:为什么要皈依三宝

   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者,如得灵丹妙药,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;如灯烛星月,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;如苦海舟航,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;如贫人得宝,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。   《俱舍论》卷十四说:「皈依三宝能究竟解脱众苦。」   《大乘义章》卷十也举出三点皈依三宝的旨趣:   1、为远离生死之恶、不善。   2、为求出世涅槃。   3、为利益众生。   《优婆塞戒经》...

    佚名

    三宝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002912309.html
  • “恶口”的快意是罪过

     佛经说:恶口者,将来当受畜生果报。佛家讲生命的因果报应,不恶口就是积德,会有善报。 纵使你不信因果,不畏神鬼,恣意妄为,不畏报应。迷途的羔羊也该明白“恶口”无论如何不是什么好事,损人不利已,恶骂声中...

    不垢不净

    |恶口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9561217956.html
  • 敬善缘:《莲花开放的声音》专辑试听

    演唱:敬善媛、关牧村 【二胡带出迷途的人们聆听着法师的法语,心有所依,平静中找到了回家的路,本善的家。 关牧村老师的声音也优雅高贵。】 (点击此首播放时,请先暂停左上侧播放...

    敬善缘

    |佛教音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1/22301032163.html
  • 联合祈祷法会缘起(节录)

    夏莲居居士 撰   盖闻佛法无边,靡求不应。愿力果切,有感斯通。慨夫时丁末运,人鲜正智;三藏教晦,五浊苦滋。具缚凡夫,逐境背觉。平等性内,妄见有我。娑婆世间,充满无明。由无明而生贪嗔,因贪嗔而起争夺。烹肥宰鲜,频栽报复之根;弱肉强食,不顾呼号之痛。迨乎同业共感,果报成熟,遂致八方鼎沸,万姓倒悬,烽火连年,流亡载道。犹复争奔恶趣,不舍迷途。中于功利之余毒,溺于物质之享受。罔计将来之祸,务极目前之欢...

    夏莲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2042711.html
  • 归依三宝

    希望求得解脱,唯有归依佛法僧三宝,才能究竟解脱。 何谓归依? 归即归向,依即依靠。归依乃梵文「南无」之意译,有依靠、尊敬的意思。佛教徒归依三宝,犹如迷途的羔羊,重新回到主人身边,也如流浪在外的浪子,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2744901.html
  • 大唐三藏圣教序

    ,驰骤于心田;八藏三箧之文,波涛于口海。  爰自所历之国,总将三藏要文,凡六百五十七部,译布中夏,宣扬胜业。引慈云于西极,注法雨于东垂,圣教缺而复全,苍生罪而还福。湿火宅之干焰,共拔迷途;朗爱水之昏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0244994.html
  • 浅谈“佛”和“人”及佛教与人生幸福

    众生宇宙人生的真相和如何通过修证重回做佛的资格,他又进行了四十九年的传法和应机施教,为六道和九法界的苦难众生指明了登向极乐彼岸的明灯。佛陀告诉众生,众生本来都是佛,因执染尘垢而迷途世间,但众生的佛性本具...

    常顺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450430.html
  • 苏曼殊之禅迹

    明镜亦非台,原本无一物;何处惹尘埃”。他受执于禅心、镜台,正是处于迷途的状态。 第一首诗化用了神秀偈:“身为菩提树,心似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苏曼殊反其意而用之,自知禅心未净应收拾,...

    张丹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151893.html